文中参考的教材图片来源见文末
新学期,液压与气动出现在了我们的课表上。
一次线上作业布置了如下的简答题——“介绍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
在课本第一章的开头就提到了液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众所周知,现在的课本并不适合我们进行自学,我想去找一找其他的书籍,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在图书馆里,一本由刘军营主编的《液压与气压传动》 绪论上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由于时间关系,仅随机挑选了一本作为参考)。
其中写到 ↓
对于整体的液压发展
流体传动相对机械传动而言还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从17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卡(B. Pascal)提出液体压力传递的基本定律算起,液压传动已有近四百年的发展历史。18世纪末(1795年)英国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液压机,1905年美国人 Janney 首先将矿物油作为传动介质引入液体传动,改善了液压原件的摩擦和润滑,并研制了第一台轴向柱塞泵。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由于军事及民用需求的刺激,流体传动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以电液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反应快、精度高的液压元件和控制系统。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的不断增长,流体传动技术很快转入民用工业。与此同时,流体传在随动和伺服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了著名的《液压气动控制》一书。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板式、叠加式液压系列阀。流体传动随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迅速发展。当前流体技术正向快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音、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航空航天技术、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使得流体传动技术已发展成为集传动、控制和检测于一体的一门完整的复合传动技术。
同时,新型液压元件、气压元件和传动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也是当前流体传动及控制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
流体传动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建设工程机械、机械制造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都离不开流体传动技术。流体传动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国内的液压发展
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仿制苏联产品起步,1952年上海机床厂试制出我国第一台液压泵。
我国的液压和气动技术经历了创业奠基,体系建立、成长壮大,引进提高等发展阶段,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
截至2013年1月,国家已经颁布了液压与气动方面的标准107项,另外还有行业标准65项。国家标准已经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颁布的同类标准一致,满足了国际间技术和产品交流的需要。发行的专业期刊有《液压与气动》 《液压气动与密封》 《机床与液压》 《流体传动与控制》等。
我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
我们的老师在课上通过AI工具告诉我们如何快速生成思维导图,这让我对这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从简单的便携千斤顶,再到复杂的液压系统,等待着我们的探索,或许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门课程而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
(持续更新)
默认评论
Halo系统提供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