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及核心
1.1 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及核心
【注:笔记整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课堂笔记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前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学生创业具有统计学意义(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教育学的意义(学校、社会)
目的及意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高我们青年一代的素质(体现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创新创业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创新创业,有更广阔的含义和要求。
KAB创业项目(中国)
袁隆平创业精神是核心(典型代表王进喜——大庆油田;钱学森——两弹一星;袁隆平;任正非;陈微;等)
创业~创立基业(从0~1,典型代表袁隆平——杂交水稻“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任正非——华为5G;陈微——生物工程;等)
课程目标
2012年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及其附件《创业基础教学大纲》,首次明,确了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强调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课程体系(三点)
面向全体,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普及型基础课程;
面向专业,开设旨在结合专业,进行专创融合,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融通实际能力,的各类课程;
面向创业,开设旨在帮助具有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学生,提高其创业运营能力的专项课程。
逻辑关系(四基)
是什么?——准确定义概念,阐明基本知识。
为什么?——恰当运用基本理论分析主要原因。
怎么做?——着重掌握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教学生态(五生态)
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
创业实操
参加大赛
活动拓展
基本原则(四原则)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创新创业实际主体。
参与性原则: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学生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参与。
探究性原则:强调分享、交流和整合,让学生抱有探究的热情。
生活化原则: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思考、讨论、分析、比较,做出正确而合理的选择,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44.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昔胜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素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课后习题
创新创业课程的目标及核心
一. 单选题(共1题)
1.【单选题】创业学习最核心是下面哪一项?
A、创业知识
B、创业能力
C、创业方法
D、创业精神
答案:D
解析:创业知识为基础;创业能力为关键;创业精神为核心。
二. 多选题(共2题)
2.【多选题】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学生需要掌握下面哪几项?
A、基础知识
B、基本理论
C、基本问题
D、基本流程
E、基本方法
F、基本格式
答案:A、B、D、E
解析:参考“逻辑关系”
3.【多选题】创新创业课程的基本原则是()
A、主体性原则
B、参与性原则
C、探究性原则
D、生活化原则
答案:A、B、C、D
解析:参考“基本原则”
三. 判断题(共1题)
4.【判断题】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的目标就是为了“创新创业”。
A、对
B、错
答案:B
解析:参考“课堂笔记”